道德与责任·其一

Cinderellananako 2010-11-30 20:08:39

这是我去年看公开课《公正》时产生的一些疑问,直接转过来了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最近看哈佛的公开课《公正·该如何是好》,产生了很多疑问。
功利主义的Muller如此形容高级乐趣,『若一个具有足够教育的人尝试了高级乐趣和低级乐趣后,那他就所最终选择的就是高级乐趣。』,然后后面讲到Kant时,又提到Kant所说『功利主义的结果论是错误的,行为应该以动机定性,出于道德的动机才是最高尚的,责任感也是道德动机的一部分』。
这里我产生了疑问(我并没有读过Muller的《功利主义》,也没有读过Kant的《道德形而上学》,所以只是外行的疑问),首先我对“责任”产生了疑问。究竟什么是责任?

“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。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,如职责、尽责任、岗位责任等。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,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。”

从这里可以看出,责任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意义,也就是说责任其实也就是一个人获取社会认同的方式,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获取社会认同呢?


这里举一个例子,假设有两个群体,其中一个群体掌握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,另一个群体则非常的贫穷,富裕群体吃饭喜欢端着碗吃,而贫穷群体则喜欢把碗放在桌上吃,现在若你是这个社会的新鲜人,你会选择融入哪个群体,你会怎么选择自己的行为?
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端着碗吃饭并想办法融入富裕群体,因为这样可能会为你带来收益,而融入贫穷群体不但没有好处可能还会丧失你已有的财富。那么这里就出现疑问了,你尝试了两种方法后最终选择了富裕群体的习惯,那么这里能否认为富裕群体的习惯就是高级乐趣,而贫穷群体的习惯就是低级乐趣?责任如此,同理可证道德亦是如此。
那么,是否就可以认为,其实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逐利论,而逐利论则又最终回归于佛洛伊德的泛性论。

再补充一些,也许有人会提出“有那么些人拒绝了利益而坚持了道德,这你怎么能解释成逐利?”
其实这也在之前探讨的“道德可以带来利益远景”的范畴之内,但是教育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产生一种盲从,也就是“把其实不存在的利益虚构成过分遥远的利益”,这就和共产主义一样,把其实不可能实现的说成需要很久才能实现的利益,这样一个人在面临道德(自以为存在但其实不存在的长远利益远景)和短期利益的抉择时,他才可能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,简单的说,其实就是愚蠢。注意,这里探讨的只是极端个体情况,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为你我所知的道德和短期利益抉择的案例,绝大部分都是道德选择可以带来利益,而短期利益则伴随着风险的情况,因为这样的选择往往是显性的,而之前讨论的个体愚昧选择往往是隐性的。所以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,不要轻易的根据现象做出归纳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后来有人给我回复到:

  原文的意思是把一個高級樂趣和低級樂趣放在一起,然後受過足夠教育的人會選擇高級樂趣。並不是說人們在任意的兩個選擇直接做出的選擇就一定是高級的。富裕群體和貧窮群體的飲食習慣并不是高級和低級的兩個選項,所以並不適用這句話

但是我还是有不解的地方,那就是,何以判断什么是高级什么是低级呢?也就是说在有前人既定高级与低级的基础上,能够迎合前人取向的就称之为道德,否则就不是道德?那么这又出了个问题…

我以前的文《道德与行为的继承和变迁·其四》,如果我们是以因循前人为道德,那么结果就回事乱成一锅粥,因为这个社会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对等,而是缓慢的以人为介质进行传播,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在不同人群中的道德落差,那究竟谁说了算?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学习 and tagged , ,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Leave a comment